苏锵, (1931年7月15日—2017年2月17日),稀土材料与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稀土元素分离理论研究。广东广州人。妻子任玉芳。1948年,苏锵毕业于培才中学。1948年-1950年,苏锵就读于中山大学化学工程系。1950年-1952年,苏锵就读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52年院系调整至清华大学化工系学习)。1952年-1954年,苏锵参加了从独居石提取钍和混合稀土的研究和建厂工作。1952年-1962年,苏锵提出了工业用的铈的湿法空气氧化法和利用钇的位置变化来分离钇的原理和萃取法,提出了分离稀土的流程。1952年-1999年,苏锵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工作,曾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稀土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54年-1955年,苏锵建立了从含钒炉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中间工厂。1958年,苏锵在国内首次分离出除钪和放射性元素钷以外的15种纯稀土,总结了稀土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几种类型和钇在镧系元素中的位置变化,提出工业用铈的湿法空气氧化法和利用钇的位置变化来分离钇的原理和萃取法。1978年,苏锵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5年,苏锵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苏锵在中山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苏锵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4年,苏锵捐赠100万元人民币,设立“苏锵奖学金”。著有《稀土化学》《稀土元素—您身边的大家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