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钧, (1912年12月13日—2005年9月1日),化学工程学家。曾用名时化霖,江苏常熟莫城镇辛安乡刘巷村人。长子时权。1917年-1924年,时钧就读于辛安初级小学。1924年-1926年,时钧就读于孝友中学。1926年-1929年,时钧就读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附中(1927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附中并入苏州中学高中部)。1929年-1930年,时钧就读于东吴大学。1930年,时钧获“裴克”奖学金。1930年-1934年,时钧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时钧考取清华第二届公费留学生。1935年-1936年,时钧就读于缅因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36年-1938年,时钧在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化学工程。1938年-1939年,时钧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化学兵队任教官。1939年-1941年,时钧任重庆兵工大学兼任教授。1939年-1944年,时钧任重庆动力油料厂研究室兼任研究生导师。1939年-1946年,时钧任重庆中央工专教授。1942年-1946年,时钧任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1944年-1948年,时钧任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1949年,时钧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1949年-1952年,时钧任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50年-1952年,时钧任南京金陵大学化工系兼任教授。1952年,时钧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系主任,受命创建我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1954年-1956年,时钧任南京大学化学系兼任教授。1957年,时钧被国家科委委任为硅酸盐组副组长。同年,时钧开始从事“湍流塔”、膜分离等技术的研究。1979年-1985年,时钧任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80年,时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时钧获化工部全国化工有重大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1998年,时钧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9年,时钧获国家石油和化工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时钧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时钧荣获刘永龄科技奖。2009年,时钧当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