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蕴渝, (1942年4月21日—),女,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崇明人。父亲施士元。1960年-1965年,施蕴渝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年-1970年,施蕴渝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任实习研究员。1970年-1978年,施蕴渝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任助教。1978年-1984年,施蕴渝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师。1979年-1981年,施蕴渝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化学系及意大利CNRS结构化学实验室进修。1984年-1985年,施蕴渝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物理化学系,进行合作研究。1984年-1988年,施蕴渝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1988年,施蕴渝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0年-1990年,施蕴渝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物理化学系,进行合作研究。1994年,施蕴渝获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奖。同年,施蕴渝到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C.N.R.S酶学及生化结构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施蕴渝在法国NANCY大学CNRS理论化学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1997年,施蕴渝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2002年,施蕴渝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02年-2012年,施蕴渝任教育部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07年,施蕴渝获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9年,施蕴渝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1年,施蕴渝获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贝时璋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