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4月28日-2004年5月30日),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州人。妻子张应先。1935年,沈元毕业于福州英华高中。1935年-1936年,沈元就读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6年-1940年,沈元就读于清华大学(含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1940年-1943年,沈元在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任助教。1943年-1945年,沈元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沈元的博士论文《大马赫数下绕圆柱的可压缩流动的理论探讨》被推荐在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报告上发表,沈元被接纳为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副高级会员。1946年,沈元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副教授。1947年,沈元晋升清华大学航空系教授。1948年,沈元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9年,沈元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院长。1952年,沈元任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院长。1958年,沈元决定在北京航空学院自行设计制造国内第一座中型的超音速风洞。1980年,沈元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同年,沈元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更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沈元任北京航空学院名誉院长(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1990年,沈元被国家教委授予“从事高教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1991年,沈元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沈元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沈元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证章。

沈元, (1916年4月28日-2004年5月30日),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州人。妻子张应先。1935年,沈元毕业于福州英华高中。1935年-1936年,沈元就读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6年-1940年,沈元就读于清华大学(含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1940年-1943年,沈元在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任助教。1943年-1945年,沈元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沈元的博士论文《大马赫数下绕圆柱的可压缩流动的理论探讨》被推荐在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报告上发表,沈元被接纳为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副高级会员。1946年,沈元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副教授。1947年,沈元晋升清华大学航空系教授。1948年,沈元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9年,沈元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院长。1952年,沈元任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院长。1958年,沈元决定在北京航空学院自行设计制造国内第一座中型的超音速风洞。1980年,沈元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同年,沈元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更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沈元任北京航空学院名誉院长(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1990年,沈元被国家教委授予“从事高教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1991年,沈元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沈元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沈元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