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4月27日—2011年1月2日),女,分析化学、半导体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杭州人,出生于浙江嘉善。父亲沈质人,丈夫汪师俊。1945年-1949年,沈天慧就读于大同大学化工系。1949年,沈天慧考入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前身)上海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1952年,沈天慧在中科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后改名为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与东北工矿企业结合,分析地下水质和矿藏资源。1954年,沈天慧到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工作,参加对我国新发现的包头白云鄂博稀土铁矿的分析。1957年-1959年,沈天慧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冶金研究所进修半导体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制。1959年,沈天慧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沈天慧在中科院156工程处(北京)工作。1970年,沈天慧在陕西临潼县航天工业部771研究所工作。1974年,沈天慧开始负责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1975年,沈天慧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国产高档微机存储器1024。1978年,沈天慧成功地用等平面N沟硅栅MOS工艺,研制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种。1979年,沈天慧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沈天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7年,沈天慧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从事磁盘基片表面化学镀NI-P层、钕铁硼材料表面保护、硬磁盘表面润滑层及微机电系统研究。2006年,沈天慧获徐光启科技荣誉奖章。2009年,沈天慧获新中国60年上海百名杰出女教师、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突出贡献女性。

沈天慧, (1923年4月27日—2011年1月2日),女,分析化学、半导体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杭州人,出生于浙江嘉善。父亲沈质人,丈夫汪师俊。1945年-1949年,沈天慧就读于大同大学化工系。1949年,沈天慧考入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前身)上海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1952年,沈天慧在中科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后改名为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与东北工矿企业结合,分析地下水质和矿藏资源。1954年,沈天慧到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工作,参加对我国新发现的包头白云鄂博稀土铁矿的分析。1957年-1959年,沈天慧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冶金研究所进修半导体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制。1959年,沈天慧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沈天慧在中科院156工程处(北京)工作。1970年,沈天慧在陕西临潼县航天工业部771研究所工作。1974年,沈天慧开始负责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1975年,沈天慧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国产高档微机存储器1024。1978年,沈天慧成功地用等平面N沟硅栅MOS工艺,研制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种。1979年,沈天慧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沈天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7年,沈天慧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从事磁盘基片表面化学镀NI-P层、钕铁硼材料表面保护、硬磁盘表面润滑层及微机电系统研究。2006年,沈天慧获徐光启科技荣誉奖章。2009年,沈天慧获新中国60年上海百名杰出女教师、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突出贡献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