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月22日—2012年3月21日),金属学家、冶金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杭州人。妻子王晓云,女儿邵贝羚。1919年-1921年,邵象华就读于衢州中学附属小学。1922年-1923年,邵象华就读于杭州木业小学高小部。1924年-1925年,邵象华就读于杭州宗文中学初中部。1926 年-1927年,邵象华就读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后被改建为浙江大学工学院)预科。1928年-1932年,邵象华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32年-1934年,邵象华在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34年-1936年,邵象华考取第二届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就读于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冶金专业,获一级荣誉冶金学士学位。1937年,邵象华获伦敦大学冶金硕士学位,并获马瑟科学奖金。1937年-1938年,邵象华在资源委员会,任技术员。1938年-1939年,邵象华在中央机器厂理化实验室耐火材料车间任工程师。1939年,邵象华任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工学院首任冶金教授。1941年,邵象华任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厂长。1945年,邵象华到鞍山参与接收“昭和制钢所”。1947年,邵象华被任命为鞍山钢铁公司协理兼制钢所所长。1948年-1958年,邵象华在鞍山钢铁公司任总工程师,先后兼任炼钢厂生产技术副厂长和公司技术处处长。1949年,邵象华被鞍山钢铁公司授予二等功臣称号。著有《钢铁冶金学》等。1955年,邵象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57年,邵象华首创在180吨大平炉上采用镁铝砖炉顶。1958年,邵象华在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1979年改为钢铁研究总院),任研究员、炼钢(冶金物理化学)研究室主任。1975年,邵象华根据热力学理论计算,指导铁合金厂用氧气转炉代替双电炉法生产中、低碳锰铁和铬铁。1981年,邵象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邵象华获日本钢铁学会授予的名誉会员。同年,邵象华获汤川纪念讲演奖。1995年,邵象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邵象华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著有《钢铁冶金学》《钢冶金学》等。

邵象华, (1913年1月22日—2012年3月21日),金属学家、冶金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杭州人。妻子王晓云,女儿邵贝羚。1919年-1921年,邵象华就读于衢州中学附属小学。1922年-1923年,邵象华就读于杭州木业小学高小部。1924年-1925年,邵象华就读于杭州宗文中学初中部。1926 年-1927年,邵象华就读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后被改建为浙江大学工学院)预科。1928年-1932年,邵象华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32年-1934年,邵象华在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34年-1936年,邵象华考取第二届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就读于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冶金专业,获一级荣誉冶金学士学位。1937年,邵象华获伦敦大学冶金硕士学位,并获马瑟科学奖金。1937年-1938年,邵象华在资源委员会,任技术员。1938年-1939年,邵象华在中央机器厂理化实验室耐火材料车间任工程师。1939年,邵象华任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工学院首任冶金教授。1941年,邵象华任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厂长。1945年,邵象华到鞍山参与接收“昭和制钢所”。1947年,邵象华被任命为鞍山钢铁公司协理兼制钢所所长。1948年-1958年,邵象华在鞍山钢铁公司任总工程师,先后兼任炼钢厂生产技术副厂长和公司技术处处长。1949年,邵象华被鞍山钢铁公司授予二等功臣称号。著有《钢铁冶金学》等。1955年,邵象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57年,邵象华首创在180吨大平炉上采用镁铝砖炉顶。1958年,邵象华在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1979年改为钢铁研究总院),任研究员、炼钢(冶金物理化学)研究室主任。1975年,邵象华根据热力学理论计算,指导铁合金厂用氧气转炉代替双电炉法生产中、低碳锰铁和铬铁。1981年,邵象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邵象华获日本钢铁学会授予的名誉会员。同年,邵象华获汤川纪念讲演奖。1995年,邵象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邵象华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著有《钢铁冶金学》《钢冶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