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安徽宁国人,祖籍湖北省谷城县任家湾。父亲任海清,妻子虞霜琴。1928年,任新民考入安徽省宣城第四中学。1929年,任新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1937年,任新民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化工系。1937年-1940年,任新民就读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1940年-1945年,任新民在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任教,兼任国民政府兵工署21厂技术员。1945年,任新民在美国辛辛那提磨床铣床厂实习。1945年-1948年,任新民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机械工程专业,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新民任美国布法罗大学讲师。1949年-1952年,任新民任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1956年,任新民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授,历任教务处副处长、火箭武器教研室主任、炮兵工程系副主任。1955年,任新民被授予技术上校军衔。1956年,任新民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总体研究室主任、设计部主任。1958年,任新民任“1059” 发动机总设计师。同年,任新民任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负责人。1965年,任新民任七机部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1975年,任新民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7年,任新民任“331工程”总设计师。1980年,任新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任新民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历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顾问、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顾问。1984年,任新民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任新民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90年,任新民被批准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任新民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4年,任新民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5年,任新民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9年,任新民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任新民被授予“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任新民, (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安徽宁国人,祖籍湖北省谷城县任家湾。父亲任海清,妻子虞霜琴。1928年,任新民考入安徽省宣城第四中学。1929年,任新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1937年,任新民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化工系。1937年-1940年,任新民就读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1940年-1945年,任新民在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任教,兼任国民政府兵工署21厂技术员。1945年,任新民在美国辛辛那提磨床铣床厂实习。1945年-1948年,任新民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机械工程专业,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新民任美国布法罗大学讲师。1949年-1952年,任新民任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1956年,任新民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授,历任教务处副处长、火箭武器教研室主任、炮兵工程系副主任。1955年,任新民被授予技术上校军衔。1956年,任新民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总体研究室主任、设计部主任。1958年,任新民任“1059” 发动机总设计师。同年,任新民任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负责人。1965年,任新民任七机部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1975年,任新民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7年,任新民任“331工程”总设计师。1980年,任新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任新民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历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顾问、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顾问。1984年,任新民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任新民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90年,任新民被批准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任新民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4年,任新民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5年,任新民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9年,任新民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任新民被授予“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