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锷, (1913年10月7日—2008年11月4日),地理学家、地貌学家、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然地理学泰斗,建设地理学的先驱。浙江宁波人。妻子许丽云,大儿子任懿奇,女儿任小梅。1930年,任美锷毕业于浙江省第四中学。1930年-1934年,任美锷就读于中央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任美锷在资源委员会任研究实习员。1936年-1939年,任美锷考取中英庚款第四届公费生,就读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39年,任美锷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1940年,任美锷晋升教授。1942年,任美锷任复旦大学教授兼史地系主任。1952年,任美锷任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任美锷加入九三学社。1965年,任美锷参加华南某军港的整治工作,在中国首次应用潮汐汊道理论,解决了海港整治问题。1979年,任美锷任中美合作“长江三角洲及东海大陆架沉积动力学”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1979年-1984年,任美锷领导江苏省海岸带综合调查,对淤泥质潮滩沉积动力过程作了较深入研究。1980年,任美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任美锷荣获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维多利亚奖章。1986年-1987年,任美锷被聘为美国Fulbright基金访美教授。1990年,任美锷获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的“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2年,任美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任美锷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的科技进步奖。2001年,任美锷获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授予的“贡献奖”。著有《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中国自然地理纲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