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子和, (1950年9月—),分子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南开大学校长,主要从事与人类感染相关或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与病毒的三维结构研究,以及从事创新药物治疗的开发。江苏南京人。1973年-1977年,饶子和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77年-1979年,饶子和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1979年-1982年,饶子和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2年-1985年,饶子和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85年-1989年,饶子和就读于墨尔本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89年-1996年,饶子和在牛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6年,饶子和任清华大学教授。1999年,饶子和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2000年,饶子和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3年,饶子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饶子和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饶子和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饶子和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陈嘉庚科学奖。2006年-2011年,饶子和任南开大学校长。2006年-2017年,饶子和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2008年,饶子和获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同年,饶子和被授予哥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9年,饶子和被授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年,饶子和获英国教育机构颁发的“杰出学术领袖奖”。2014年-2017年,饶子和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 (IUPAB) 主席。2015年,饶子和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2021年,饶子和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22年,饶子和当选欧洲科学院通信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国际编号为505906号小行星,命名为“饶子和星”。2024年,饶子和为EMBO外籍成员。著有《蛋白质组学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