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逸, (1917年11月9日—2017年5月6日),物理化学家。江苏溧阳人,生于湖北武昌。女儿彭明,儿子彭力。1934年,彭少逸考入武昌省立高级中学。1939年,彭少逸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同年,彭少逸在武汉大学任研究助理。1941年-1946年,彭少逸任重庆资源委员会动力油料厂副研究员。1947年-1949年,彭少逸在美国阿特拉斯粉末公司及通用染料公司的实验室进修。1949年,彭少逸任大连大学教授。1952年,彭少逸完成了用合成油七碳馏分脱氢环化制造甲苯的研制和中试放大。1952年-1960年,彭少逸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任研究员和室主任。1956年,彭少逸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彭少逸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61年,彭少逸在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室主任。1978年,彭少逸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彭少逸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79年-1983年,彭少逸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彭少逸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彭少逸获全国劳动模范。1981年,彭少逸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彭少逸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84年,彭少逸以高效脱氧催化剂的研究,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6年,彭少逸以纤维氧化铝的研制,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彭少逸以多项催化动态分析方法的研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0年,彭少逸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1997年,彭少逸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