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7月13日—1988年3月26日),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又名潘有年,字水菽,江苏宜兴陆平村人。父亲潘菉华,哥哥潘梓年,弟弟潘渭年、潘美年、潘卜年,妹妹潘静文,儿子潘宁堡,孙子潘垚天。1917年,潘菽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五中学。1917年-1920年,潘菽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1923年,潘菽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获印第安那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1925年,潘菽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27年,潘菽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国立中央大学,现今为南京大学)教授、心理系主任。1949年,潘菽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潘菽任南京大学校长。1955年,潘菽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1983年,潘菽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所长。1983年,潘菽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91年,潘菽获“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荣誉奖。1992年,潘菽获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著有《心理学简札》《意识--心理学的研究》等。

潘菽, (1897年7月13日—1988年3月26日),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又名潘有年,字水菽,江苏宜兴陆平村人。父亲潘菉华,哥哥潘梓年,弟弟潘渭年、潘美年、潘卜年,妹妹潘静文,儿子潘宁堡,孙子潘垚天。1917年,潘菽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五中学。1917年-1920年,潘菽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1923年,潘菽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获印第安那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1925年,潘菽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27年,潘菽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国立中央大学,现今为南京大学)教授、心理系主任。1949年,潘菽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潘菽任南京大学校长。1955年,潘菽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1983年,潘菽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所长。1983年,潘菽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91年,潘菽获“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荣誉奖。1992年,潘菽获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著有《心理学简札》《意识--心理学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