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1月12日—2012年7月13日),水利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绍兴人。1944年,潘家铮到抗日游击区舜阳中学当文书。1946年-1950年,潘家铮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系。1950年,潘家铮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任技术员。1954年-1955年,潘家铮在水电总局工作。1955年-1965年,潘家铮历任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1956年,潘家铮参加广东流溪河水电站的水工设计,海南东方水电站的修复工作。1957年,潘家铮任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1958年-1960年,潘家铮兼任新安江水电站现场设计组组长。1965年,潘家铮任水电部锦屏水电工程指挥部设计室副主任。1966年-1977年,潘家铮任水电部十二局勘测设计院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1977年,潘家铮任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1979年,潘家铮任电力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1980年,潘家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1985年,潘家铮历任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总工程师。1984年,潘家铮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5年,潘家铮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1987年,潘家铮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潘家铮任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1990年,潘家铮被建设部授予设计大师称号。1993年-1994年,潘家铮任电力部技术顾问、长江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潘家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1997年,潘家铮任电力部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997年-2002年,潘家铮任国家电力公司顾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2年,潘家铮获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著有《重力坝设计》等。

潘家铮, (1927年11月12日—2012年7月13日),水利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绍兴人。1944年,潘家铮到抗日游击区舜阳中学当文书。1946年-1950年,潘家铮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系。1950年,潘家铮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任技术员。1954年-1955年,潘家铮在水电总局工作。1955年-1965年,潘家铮历任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1956年,潘家铮参加广东流溪河水电站的水工设计,海南东方水电站的修复工作。1957年,潘家铮任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1958年-1960年,潘家铮兼任新安江水电站现场设计组组长。1965年,潘家铮任水电部锦屏水电工程指挥部设计室副主任。1966年-1977年,潘家铮任水电部十二局勘测设计院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1977年,潘家铮任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1979年,潘家铮任电力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1980年,潘家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1985年,潘家铮历任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总工程师。1984年,潘家铮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5年,潘家铮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1987年,潘家铮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潘家铮任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1990年,潘家铮被建设部授予设计大师称号。1993年-1994年,潘家铮任电力部技术顾问、长江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潘家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1997年,潘家铮任电力部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997年-2002年,潘家铮任国家电力公司顾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2年,潘家铮获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著有《重力坝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