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巧玲, 1842年9月25日,出生于苏州,名恺,正名芳普,字筱波,一字雪芬,号慧仙,别号蕉园居士,自号梅道人,小名阿昭。原籍江苏苏州府吴县,寄籍扬州府泰州。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为梅鸿浩,字月坡,曾为宦,后来家道中落。妻子为陈金雀的女儿,名昆生。儿子梅雨田、梅竹芬,长女嫁武生王八十,次女嫁名旦国兴堂秦五九。弟子余紫云等。
因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0岁随母曹氏由泰州入京。11岁入福盛班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从夏白眼习艺,后与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习花旦。
自营景和堂,位于李铁拐斜街。
梅巧玲天资聪慧,学戏刻苦,扮相雍容端丽,表演细腻逼真,念白文雅脱俗,京昆俱佳。为人正直,办事公道。
1882年12月16日,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
代表作京剧《盘丝洞》、《闺房乐》、《梅玉配》、《浣花溪》、《虹霓关》、《胭脂虎》、《玉玲珑》、《彩楼配》、《龙女牧羊》、《乘龙会》、《五彩舆》、《德政坊》\《四郎探母》、《雁门关》等,昆曲《百花赠剑》、《刺虎》、《思凡》、《折柳》、《小宴》、《絮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