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田, (1930年10月4日—2011年6月5日),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辽宁法库人。1950年,马在田毕业于东北实验学校(现辽宁省实验中学)。1950年-1952年,马在田就读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52年-1957年,马在田就读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获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师学位。1956年,马在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960年,马在田在地质部和石油部联合地球物理研究队工作。1960年-1961年,马在田在石油部华北石油勘探处地球物理研究队工作任队长、工程师。1961年-1964年,马在田在石油部华东石油勘探局研究所任地球物理研究队队长、工程师。1964年-1965年,马在田在胜利油田地质研究所从事地球物理方法研究,任地震工作方法专题组组长。1965年-1973年,马在田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任大队技术负责人及研究队队长。1973年-1985年,马在田在石油部物探局研究中心工作,任研究院方法软件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1981年,由马在田独创的针对地层高陡区域的“高阶分裂法波动方程有限差分偏移”问世。1984年-1987年,马在田兼任山东海洋学院地质系研究生导师。1987年,马在田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1991年,马在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马在田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马在田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科技功臣。1994年,马在田被评为上海市高教精英。1995年,马在田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著有《地震成像技术》《三维地震勘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