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耀如, (1931年5月22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省福州市人。1935年-1937年,卢耀如在福州私立文山女子中学幼儿园学习。1937年-1943年,卢耀如就读于福州私立文山女子中学附属小学。1943年-1946年,卢耀如就读于福州市立初级中学。1947年-1950年,卢耀如就读于福州私立鹤龄英华中学。1950年-1952年,卢耀如就读于清华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52年-1953年,卢耀如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53年-1954年,卢耀如任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组长。1954年-1954年,卢耀如任地质部新安江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组长。1954年-1956年,卢耀如任地质部931地质大队2分队队长。1957年-1961年,卢耀如就读于地质部三峡工程地质队南津关坝区技术负责人。1961年-1963年,卢耀如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黄河龙门枢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队队长。1963年-1966年,卢耀如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喀斯特矿床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室副主任。1972年-1973年,卢耀如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组长。1973年,卢耀如任援外工程的高级专家。1974年-1981年,卢耀如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副主任。1978年,卢耀如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授予卢耀如高级工程师职称,专业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3年-1991年,卢耀如任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卢耀如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同年,卢耀如被授予研究员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88年-1996年,卢耀如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委员。1990年,卢耀如任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IAH )岩溶委员会委员。1990年-1993年,卢耀如任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7年,卢耀如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卢耀如任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质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999年,卢耀如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学荣誉奖。同年,卢耀如兼任石家庄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国土资源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开放试验研究室主任。2000年-2011年,卢耀如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科学领域专家组组长。2000年-2002年,卢耀如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减轻自然灾害专家委员会专家。2003年-2011年,卢耀如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卢耀如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卢耀如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卢耀如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1年,卢耀如任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卢耀如获海峡“6.18特殊贡献奖”。2014年,卢耀如获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著有《中国喀斯特—奇峰异洞的世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硫酸盐岩岩溶及硫酸盐岩与碳酸盐岩复合岩溶-发育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演化与工程效应研究》《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及邻近岩溶地区发展途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