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字美发。番禺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事见朱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

李振声,字美发。番禺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事见朱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

李振声, (1931年2月-),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山东淄博周村区南谢村人。父亲李乐三,哥哥李永泉,弟弟李永渚,妻子李继云,女儿李滨。1940年-1946年,李振声就读于光被中学(淄博六中的前身)。1948年-1951年,李振声就读于山东农学院。1951年-1956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任研究实习员。1956年-1965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65年-1987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78年,李振声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李振声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2年,李振声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李振声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3年-1987年,李振声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1985年,李振声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1987年,李振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9年,李振声获陈嘉庚农业科技奖。1990年,李振声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李振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1997年,李振声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李振声获何梁何利农业科学奖。2005年,李振声获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2006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将第9082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李振声星”。2014年,李振声入选“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2016年,李振声获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2024年,李振声获共和国勋章。培育小麦品种小偃6号、小偃4号、小偃156、小偃60、小偃1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