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年—793年12月22日),唐朝中期名将。本姓安,因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遂改姓骆,名元光,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祖籍安息(今伊朗)。早年从军,负责宿卫,累功至试太子詹事。镇国军(治华州,今陕西华县)节度使李怀让,向朝廷表奏请任骆元光为镇国军副节度使。公元783年,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李适调泾原军五千人东下征讨。泾原军途经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得不到犒赏,激起兵变,攻入长安,拥戴闲居的太尉朱泚为帝。朱泚派部将何望之率领轻装骑兵偷袭华州,华州刺史董晋弃城逃跑。骆元光从潼关领兵直逼华州城下,一举收复华州,因功被加授为御史中丞。此后,骆元光因功升任华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潼关防御使、镇国军节度使,封爵武康郡王。不久,被朝廷加为检校工部尚书。公元784年五月,朝廷命令骆元光与副元帅李晟收复长安,驻兵浐河以西。同年,长安被收复。唐德宗回宫,骆元光被加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年,骆元光与河中节度使浑瑊、河东节度使马燧、邠宁节度韩游瑰、鄜坊节度唐朝臣讨伐反叛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公元785年八月,李怀光自杀。骆元光因功被赐实封食邑二百户。公元786年八月三十日,吐蕃尚结赞帅兵大举入寇泾州(今甘肃泾川)、陇州(今陕西陇县),邠州(今陕西彬县)、宁州(今甘肃宁县),唐德宗诏浑瑊帅兵万人、骆元光帅兵八千人屯咸阳,以防备吐蕃。同年十二月,骆元光与陈许兵马使韩全义率步、骑军一万二千人,与邠宁节度使韩游瑰联合收复盐州(今陕西定边)。公元787年,唐蕃定会盟地于平凉川(今甘肃省平凉市)。同年五月,浑瑊担任平凉盟会使。唐德宗命骆元光帅兵屯于潘原(今甘肃平凉东)、韩游瑰屯于洛口(今宁夏固原西南),以便随时支援浑瑊。骆元光认为潘原离平凉过远,与浑瑊连营相进,至平凉外三十余里而止。同年闰五月二十日,吐蕃以数万伏兵杀擒唐军,浑瑊驰入骆元光营。后,丁母忧。不久,因边情有变,骆元光被任命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同年七月,唐德宗思念骆元光的功勋劳绩,赐姓李氏,改名元谅。公元788年正月,朝廷加李元谅为陇右节度使、临洮军使,移镇良原(今甘肃灵台西北梁原)。公元789年,李元谅为拓展防区新筑崇信城,置崇信军,以防御吐蕃。公元793年十一月十五日,李元谅在良原去世,被追赠司空,谥号“庄威”。

李元谅, (727年—793年12月22日),唐朝中期名将。本姓安,因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遂改姓骆,名元光,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祖籍安息(今伊朗)。早年从军,负责宿卫,累功至试太子詹事。镇国军(治华州,今陕西华县)节度使李怀让,向朝廷表奏请任骆元光为镇国军副节度使。公元783年,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李适调泾原军五千人东下征讨。泾原军途经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得不到犒赏,激起兵变,攻入长安,拥戴闲居的太尉朱泚为帝。朱泚派部将何望之率领轻装骑兵偷袭华州,华州刺史董晋弃城逃跑。骆元光从潼关领兵直逼华州城下,一举收复华州,因功被加授为御史中丞。此后,骆元光因功升任华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潼关防御使、镇国军节度使,封爵武康郡王。不久,被朝廷加为检校工部尚书。公元784年五月,朝廷命令骆元光与副元帅李晟收复长安,驻兵浐河以西。同年,长安被收复。唐德宗回宫,骆元光被加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年,骆元光与河中节度使浑瑊、河东节度使马燧、邠宁节度韩游瑰、鄜坊节度唐朝臣讨伐反叛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公元785年八月,李怀光自杀。骆元光因功被赐实封食邑二百户。公元786年八月三十日,吐蕃尚结赞帅兵大举入寇泾州(今甘肃泾川)、陇州(今陕西陇县),邠州(今陕西彬县)、宁州(今甘肃宁县),唐德宗诏浑瑊帅兵万人、骆元光帅兵八千人屯咸阳,以防备吐蕃。同年十二月,骆元光与陈许兵马使韩全义率步、骑军一万二千人,与邠宁节度使韩游瑰联合收复盐州(今陕西定边)。公元787年,唐蕃定会盟地于平凉川(今甘肃省平凉市)。同年五月,浑瑊担任平凉盟会使。唐德宗命骆元光帅兵屯于潘原(今甘肃平凉东)、韩游瑰屯于洛口(今宁夏固原西南),以便随时支援浑瑊。骆元光认为潘原离平凉过远,与浑瑊连营相进,至平凉外三十余里而止。同年闰五月二十日,吐蕃以数万伏兵杀擒唐军,浑瑊驰入骆元光营。后,丁母忧。不久,因边情有变,骆元光被任命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同年七月,唐德宗思念骆元光的功勋劳绩,赐姓李氏,改名元谅。公元788年正月,朝廷加李元谅为陇右节度使、临洮军使,移镇良原(今甘肃灵台西北梁原)。公元789年,李元谅为拓展防区新筑崇信城,置崇信军,以防御吐蕃。公元793年十一月十五日,李元谅在良原去世,被追赠司空,谥号“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