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年—821年),唐朝中期名将。字元直。洮州临潭县(今甘肃省临潭县)人。父亲为凤翔节度使李晟。早年因父亲的恩荫封官,任太常寺协律郎,后升任卫尉少卿。公元793年,李晟去世。李愬在父丧期满后,被任命为右庶子。后调任少府监、左庶子,又出京任坊、晋二州刺史。因政绩优异,获加金紫光禄大夫。后,升任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公元816年,被任命为左散骑常侍兼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统领西路唐军,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公元817年,李愬派十将马少良率骑兵十余人巡回侦察,擒获捉生虞候丁士良。丁士良被李愬任命为捉生将,向李愬献计,擒获文城栅守将吴秀琳的谋主陈光洽,可使吴秀琳降。同年,丁士良生擒陈光洽,李愬由唐州移兵屯驻宜阳栅,吴秀琳率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军队向李愬投降。同年十月,唐军雪夜强行军三十五里,抵达蔡州。同年,吴元济投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李愬因功,受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及襄、邓、随、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等使,加勋上柱国,封爵凉国公。公元818年,李愬受封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同年,李愬接替哥哥李愿任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同年七月,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反叛,唐宪宗下诏田弘正(魏博军)及义成、宣武等军征讨李师道。同年十月,徐州节度使李愬、兵马使李祐于兖州鱼台县破贼三千余人。公元819年,李愬攻陷鱼台县、丞县。同年二月,都知兵马使刘悟擒斩李师道。公元820年,李愬被任命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使。公元821年四月,改任魏州大都督府长史、魏博节度使。同年,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遇害,李愬欲率军讨伐叛乱,后突发疾病,被任命为太子少保,回洛阳。同年,去世,被追赠太尉,谥号“武”。

李愬, (773年—821年),唐朝中期名将。字元直。洮州临潭县(今甘肃省临潭县)人。父亲为凤翔节度使李晟。早年因父亲的恩荫封官,任太常寺协律郎,后升任卫尉少卿。公元793年,李晟去世。李愬在父丧期满后,被任命为右庶子。后调任少府监、左庶子,又出京任坊、晋二州刺史。因政绩优异,获加金紫光禄大夫。后,升任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公元816年,被任命为左散骑常侍兼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统领西路唐军,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公元817年,李愬派十将马少良率骑兵十余人巡回侦察,擒获捉生虞候丁士良。丁士良被李愬任命为捉生将,向李愬献计,擒获文城栅守将吴秀琳的谋主陈光洽,可使吴秀琳降。同年,丁士良生擒陈光洽,李愬由唐州移兵屯驻宜阳栅,吴秀琳率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军队向李愬投降。同年十月,唐军雪夜强行军三十五里,抵达蔡州。同年,吴元济投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李愬因功,受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及襄、邓、随、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等使,加勋上柱国,封爵凉国公。公元818年,李愬受封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同年,李愬接替哥哥李愿任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同年七月,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反叛,唐宪宗下诏田弘正(魏博军)及义成、宣武等军征讨李师道。同年十月,徐州节度使李愬、兵马使李祐于兖州鱼台县破贼三千余人。公元819年,李愬攻陷鱼台县、丞县。同年二月,都知兵马使刘悟擒斩李师道。公元820年,李愬被任命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使。公元821年四月,改任魏州大都督府长史、魏博节度使。同年,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遇害,李愬欲率军讨伐叛乱,后突发疾病,被任命为太子少保,回洛阳。同年,去世,被追赠太尉,谥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