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复, (1942年9月4日—2019年6月17日),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北阳新人,生于重庆合川。儿子孔令宾、孔令宸。1963年,孔祥复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1963年-1969年,孔祥复就读于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71年,孔祥复在罗氏公司分子生物研究所工作。1981年,孔祥复在全世界第一个研制出用于临床治疗的α-干扰素,获得发明专利并由美国食品卫生管理局(FDA)批准进入临床。1982年,孔祥复任罗氏公司分子生物研究所生化部主任。1986年,孔祥复任美国瑰丽卫生院NIH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实验室主任。1997年,孔祥复获NIH杰出实验室主任奖。1998年,孔祥复获NIH杰出成就奖。1999年,孔祥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2004年,孔祥复任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2000年,孔祥复获香港大学杰出研究成就奖。2004年-2010年,孔祥复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首席教授。2007年,孔祥复成为重庆市政府聘请的科技咨询顾问。2010年,孔祥复受聘成为西南医院病理研究所终身教授、西南癌症中心名誉主任。2011年,孔祥复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名衔。2012年,孔祥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孔祥复获评“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同年,孔祥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