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4月1日—1964年7月5日),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栋华,男,直隶安肃(今河北徐水)西黑山村人。1913年-1916年,靳树梁就读于河北工业专门学校,学习应用化学。1916年-1920年,靳树梁就读于北洋大学采冶科。1920年-1936年,靳树梁任汉口谌家矶扬子机器公司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36年-1938年,靳树梁经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委派,赴德国实习考察。1938年,靳树梁下先后任兵工署与资源委员会共同组成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工程师。1939年,靳树梁任云南钢铁厂建厂专门委员、工程师兼化铁股股长。1940年,靳树梁任四川威远铁厂厂长。1943年,靳树梁因改进高炉炉顶布料装置获中国工程师学会论文奖。1945年,靳树梁任中央政府资源委员会钢铁组副组长、接受专门委员兼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本溪办事处处长、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第一协理、本溪煤铁公司总经理。1948年,靳树梁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总顾问兼鞍山钢铁公司总顾问、本溪煤铁公司(经其建议更名并规划为本溪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长远规划处处长。1949年,靳树梁被调任本溪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兼计划处副处长。同年,靳树梁任东北工学院(当时初始名东北工业大学)建校委员会主任。1950年,靳树梁任东北工学院院长、一级教授。1955年,靳树梁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靳树梁精心研究高炉风口区的炉料运动,提出了“高炉风口区炉料运动特征——袋式效应”的新观点。1958年,靳树梁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现代炼铁学》等。

靳树梁, (1899年4月1日—1964年7月5日),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栋华,男,直隶安肃(今河北徐水)西黑山村人。1913年-1916年,靳树梁就读于河北工业专门学校,学习应用化学。1916年-1920年,靳树梁就读于北洋大学采冶科。1920年-1936年,靳树梁任汉口谌家矶扬子机器公司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36年-1938年,靳树梁经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委派,赴德国实习考察。1938年,靳树梁下先后任兵工署与资源委员会共同组成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工程师。1939年,靳树梁任云南钢铁厂建厂专门委员、工程师兼化铁股股长。1940年,靳树梁任四川威远铁厂厂长。1943年,靳树梁因改进高炉炉顶布料装置获中国工程师学会论文奖。1945年,靳树梁任中央政府资源委员会钢铁组副组长、接受专门委员兼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本溪办事处处长、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第一协理、本溪煤铁公司总经理。1948年,靳树梁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总顾问兼鞍山钢铁公司总顾问、本溪煤铁公司(经其建议更名并规划为本溪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长远规划处处长。1949年,靳树梁被调任本溪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兼计划处副处长。同年,靳树梁任东北工学院(当时初始名东北工业大学)建校委员会主任。1950年,靳树梁任东北工学院院长、一级教授。1955年,靳树梁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靳树梁精心研究高炉风口区的炉料运动,提出了“高炉风口区炉料运动特征——袋式效应”的新观点。1958年,靳树梁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现代炼铁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