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元生, (1931年8月18日—2014年1月10日),物理化学家、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宜春人。父亲江维华,母亲姚继英,妻子梁映秋。早年,江元生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1942年-1948年,江元生就读于袁山中学(现宜春第一中学)。1948年-1949年,江元生就读于中山大学数学系。1949年-1950年,江元生就读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50年-1953年,江元生就读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3年-1956年,江元生就读于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研究生毕业。1956年,江元生在东北人民大学任教。1974年,江元生实现了用图形推理规则,将简单分子轨道的基础内容概括为三条定理的形式。1978年,江元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江元生由讲师晋升为教授。1981年,江元生被评为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年,江元生以“配位场理论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江元生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7年,江元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3年-1984年,江元生以中美合作项目交换学者的名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作。1991年,江元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江元生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江元生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江元生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教材奖一等奖。同年,江元生任宜春学院名誉校长。2001年,在江元生的积极倡议下,南京大学新成立了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2005年,江元生当选为国际数学化学科学院院士。同年,江元生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著有《配位场理论方法》《结构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