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锡夔, (1926年9月5日—2017年8月1日),回族,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南京人,出生于上海。曾祖蒋翰臣,父亲蒋国榜,母亲冯乌孝,儿子蒋有亮。1941年-1943年,蒋锡夔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中。1943年-1947年,蒋锡夔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获特等荣誉学士学位。1947年-1948年,蒋锡夔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助教。1948年-1952年,蒋锡夔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1952年-1955年,蒋锡夔在凯劳格公司研究所工作。1954年,蒋锡夔在国外提出并证明了氟烯与SO3反应生成b-磺内酯。1956年,蒋锡夔被列入1956年版的美国科学家名人录。1956年-1963年,蒋锡夔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7年,蒋锡夔任氟橡胶课题组组长。1959年,蒋锡夔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块氟橡胶。1963年,蒋锡夔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64年,蒋锡夔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派送到上海社会主义学院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1965年,蒋锡夔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蒋锡夔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创立中国科学院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实验室。同年,蒋锡夔获中科院重大成果奖。1979年,蒋锡夔以耐开裂氟塑料FS-46的研究成果,获国防科委二等奖。1981年,蒋锡夔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蒋锡夔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1991年,蒋锡夔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蒋锡夔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蒋锡夔任上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1999年,蒋锡夔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蒋锡夔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1年,蒋锡夔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年,蒋锡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2003年,蒋锡夔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优秀归侨。2005年,蒋锡夔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上海市科技功臣。2011年,蒋锡夔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著有《有机分子的簇集和自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