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20日—2016年11月13日),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家。原名黄志唐,浙江黄岩人,祖籍温州永嘉,生于上海。父亲黄朝熊,母亲王菊常,姐姐黄志梁,妹妹黄志周。1940年,黄志镗在县立中学初中部就读。1944年,黄志镗在县立中学高中部就读。1947年-1951年,黄志镗就读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51年-1956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1952年,黄志镗参与了“四乙铅工作组”,研究汽油的抗震剂四乙铅的制造。1953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尼龙-6(聚己内酰胺)研制组工作。1956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组,任助理研究员,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并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1961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化学所二部,研制高速飞行中的增强塑料和烧蚀材料。1966年,黄志镗小组研制成一种低压成型的酚醛树脂。1981年-1982年,黄志镗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做访问研究。1985年7月-1985年9月,黄志镗在加拿大吉尔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1987年,黄志镗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7年7月-1987年9月,黄志镗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8年,黄志镗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1991年,黄志镗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7月-1993年9月,黄志镗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4年,黄志镗以在杂环烯酮缩胺方面的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黄志镗以在杂环烯酮缩胺方面的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3年,黄志镗获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黄志镗, (1928年5月20日—2016年11月13日),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家。原名黄志唐,浙江黄岩人,祖籍温州永嘉,生于上海。父亲黄朝熊,母亲王菊常,姐姐黄志梁,妹妹黄志周。1940年,黄志镗在县立中学初中部就读。1944年,黄志镗在县立中学高中部就读。1947年-1951年,黄志镗就读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51年-1956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1952年,黄志镗参与了“四乙铅工作组”,研究汽油的抗震剂四乙铅的制造。1953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尼龙-6(聚己内酰胺)研制组工作。1956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组,任助理研究员,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并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1961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化学所二部,研制高速飞行中的增强塑料和烧蚀材料。1966年,黄志镗小组研制成一种低压成型的酚醛树脂。1981年-1982年,黄志镗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做访问研究。1985年7月-1985年9月,黄志镗在加拿大吉尔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1987年,黄志镗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7年7月-1987年9月,黄志镗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8年,黄志镗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1991年,黄志镗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7月-1993年9月,黄志镗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4年,黄志镗以在杂环烯酮缩胺方面的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黄志镗以在杂环烯酮缩胺方面的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3年,黄志镗获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