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月3日—2001年1月1日),岩土工程与水工建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吴江人,生于上海。妻子张乃珍。1924年,黄文熙考入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1929年,黄文熙就读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科学士学位。1929年-1931年,黄文熙在中央大学土木系任教。1931年-1933年,黄文熙在上海慎昌洋行建筑部任结构设计员。1933年,黄文熙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4年-1935年,黄文熙就读于美国依阿华大学。1935年,黄文熙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斐加斐荣誉奖章。1935年-1935年,黄文熙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大学,获硕士学位。1935年-1937年,黄文熙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37年-1937年,黄文熙在杭州浙江水利局和西安东北大学工作。1937年,黄文熙在中央大学水利系任教授、系主任,兼水利部水利讲座。1942年-1957年,黄文熙创建了地基沉降与地基中应力分布新的计算方法。1949年-1952年,黄文熙任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教授。1952年,黄文熙先后在南京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52年-1956年,黄文熙在河海大学任教授。1955年,黄文熙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同年,黄文熙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黄文熙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任水利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和土工研究所所长。1971年,黄文熙兼任南京水利科学院顾问、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顾问。著有《土的工程性质》等。

黄文熙, (1909年1月3日—2001年1月1日),岩土工程与水工建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吴江人,生于上海。妻子张乃珍。1924年,黄文熙考入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1929年,黄文熙就读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科学士学位。1929年-1931年,黄文熙在中央大学土木系任教。1931年-1933年,黄文熙在上海慎昌洋行建筑部任结构设计员。1933年,黄文熙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4年-1935年,黄文熙就读于美国依阿华大学。1935年,黄文熙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斐加斐荣誉奖章。1935年-1935年,黄文熙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大学,获硕士学位。1935年-1937年,黄文熙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37年-1937年,黄文熙在杭州浙江水利局和西安东北大学工作。1937年,黄文熙在中央大学水利系任教授、系主任,兼水利部水利讲座。1942年-1957年,黄文熙创建了地基沉降与地基中应力分布新的计算方法。1949年-1952年,黄文熙任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教授。1952年,黄文熙先后在南京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52年-1956年,黄文熙在河海大学任教授。1955年,黄文熙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同年,黄文熙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黄文熙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任水利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和土工研究所所长。1971年,黄文熙兼任南京水利科学院顾问、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顾问。著有《土的工程性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