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垣, (1921年12月15日—2015年11月17日),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莆田人。1938年-1943年,黄维垣就读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1943年-1945年,黄维垣在福建协和大学任助教。1945年-1947年,黄维垣在福建泉州海疆学校任助教。1947年,黄维垣在广州岭南大学担任助教。1947年-1949年,黄维垣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1949年,黄维垣在岭南大学任讲师。1949年-1952年,黄维垣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甾体化学研究,获博士学位。1952年-1955年,黄维垣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1955年-1984年,黄维垣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59年,黄维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黄维垣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79年,黄维垣当选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黄维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黄维垣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1984年-1987年,黄维垣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1984年-1988年,黄维垣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86年,黄维垣获莫伊桑(MOISSAN)奖章。1988年,黄维垣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1994年,黄维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年,黄维垣获陈嘉庚化学科学奖。2011年,中国化学会设立“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著有《高技术有机高分子材料进展》《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中国有机氟化学十年进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