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乾, (1933年12月5日—2013年10月10日),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湖南衡山人,生于北京长辛店。姐夫张爕,妻子栗志。1945年-1945年,黄润乾就读云南曲靖一中。1945年-1951年,黄润乾就读于昆明天祥中学。1951年,黄润乾考入清华大学气象系。1952年,黄润乾在留苏预备部学习。1953年-1958年,黄润乾就读于德国席勒大学。1958年-1976年,黄润乾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物理研究所(510所)工作。1976年,黄润乾在云南天文台工作。1985年,黄润乾完成了第一篇双星非守恒演化论文。1986年,黄润乾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黄润乾晋升研究员。1990年,黄润乾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黄润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9年,黄润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黄润乾获200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同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20569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黄润乾星”。著有《Stellar Astrophysics》《恒星物理》《恒星的结构和演化》《恒星大气理论》《恒星振动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