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3月30日—1995年3月22日),地质学家,我国近现代地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德淦,四川仁寿青岗场人。1917年-1921年,黄汲清就读于四川省立中学。1921年,黄汲清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1928年,黄汲清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1932年,黄汲清在北京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32年-1935年,黄汲清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就读于瑞士浓霞台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35年-1936年,黄汲清在美国考察美国油气田地质。1936年,黄汲清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1937年,黄汲清组织西北石油考察队,发现玉门油田。同年,黄汲清代理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38年-1940年,黄汲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38年-1941年,黄汲清领导并参加了四川威远地区1:1万地质填图和天然气普查工作,并率队到四川江油、自流井、五通桥和嘉定等地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在大渡河畔的铜街子二叠纪茅口灰岩中发现天然气苗。1939年,黄汲清和陈秉范调查了隆昌圣灯山地质构造,布置了钻孔,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工业天然气田——圣灯山气田。1941年-1942年,黄汲清率队去甘肃、青海进行以石油为重点的西北地质勘查。1942年,黄汲清兼任中央大学教授。1942年-1943年,黄汲清与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翁文波等学者在新疆进行了地质考察,同时研究了天山南麓的冰川地质。1946年,黄汲清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47年,黄汲清主编中国东部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和1:300万中国地质图。1948年,黄汲清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黄汲清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筹建西南地质调查所,并被任命为所长。1952年,黄汲清任地质部西南地质局局长。1954年,黄汲清任地质部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技术领导。1955年,黄汲清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黄汲清任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兼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黄汲清编制完成《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1958年,黄汲清加入九三学社。同年,黄汲清任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2年,黄汲清获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同年,黄汲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1983年,黄汲清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黄汲清被选为北美地质学会名誉委员。1988年,黄汲清被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黄汲清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嘉庚地球科学优秀奖。著有《秦岭山及四川地质之研究》《中国南部二叠纪珊瑚化石》《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等。

黄汲清, (1904年3月30日—1995年3月22日),地质学家,我国近现代地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德淦,四川仁寿青岗场人。1917年-1921年,黄汲清就读于四川省立中学。1921年,黄汲清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1928年,黄汲清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1932年,黄汲清在北京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32年-1935年,黄汲清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就读于瑞士浓霞台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35年-1936年,黄汲清在美国考察美国油气田地质。1936年,黄汲清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1937年,黄汲清组织西北石油考察队,发现玉门油田。同年,黄汲清代理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38年-1940年,黄汲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38年-1941年,黄汲清领导并参加了四川威远地区1:1万地质填图和天然气普查工作,并率队到四川江油、自流井、五通桥和嘉定等地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在大渡河畔的铜街子二叠纪茅口灰岩中发现天然气苗。1939年,黄汲清和陈秉范调查了隆昌圣灯山地质构造,布置了钻孔,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工业天然气田——圣灯山气田。1941年-1942年,黄汲清率队去甘肃、青海进行以石油为重点的西北地质勘查。1942年,黄汲清兼任中央大学教授。1942年-1943年,黄汲清与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翁文波等学者在新疆进行了地质考察,同时研究了天山南麓的冰川地质。1946年,黄汲清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47年,黄汲清主编中国东部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和1:300万中国地质图。1948年,黄汲清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黄汲清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筹建西南地质调查所,并被任命为所长。1952年,黄汲清任地质部西南地质局局长。1954年,黄汲清任地质部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技术领导。1955年,黄汲清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黄汲清任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兼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黄汲清编制完成《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1958年,黄汲清加入九三学社。同年,黄汲清任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2年,黄汲清获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同年,黄汲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1983年,黄汲清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黄汲清被选为北美地质学会名誉委员。1988年,黄汲清被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黄汲清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嘉庚地球科学优秀奖。著有《秦岭山及四川地质之研究》《中国南部二叠纪珊瑚化石》《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