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伯潜, (1931年12月30日—),煤矿特殊凿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厦门人,出生于鼓浪屿。1949年-1952年,洪伯潜就读于英华书院。1952年-1953年,洪伯潜就读于厦门大学土木系。1953年-1956年,洪伯潜就读于浙江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学士学位。1956年,洪伯潜获浙江大学首批三好优等生称号。同年,洪伯潜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957年,洪伯潜在黑龙江双鸭山矿区任实习技术员。1957年-1967年,洪伯潜任煤炭科学研究院建井研究所技术员。1958年,洪伯潜与课题组同事成功研发我国第一座煤矿竖井悬臂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架。1967年-1972年,洪伯潜任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课题组组长。1972年-1988年,洪伯潜任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钻井研究室主任。1983年,洪伯潜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洪伯潜获煤炭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奖。1987年,洪伯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洪伯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7月,洪伯潜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洪伯潜任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同年,洪伯潜获能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洪伯潜获能源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4年,洪伯潜获煤炭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洪伯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洪伯潜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获煤炭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洪伯潜任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学术委员会主任。2005年,洪伯潜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洪伯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洪伯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洪伯潜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著有《钻井法凿井井筒支护结构研究与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