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修润, (1934年7月12日—2023年1月4日),岩土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南汇人。1949年-1952年,葛修润就读于南洋模范中学。1952年-1953年,葛修润就读于清华大学。1954年-1959年,葛修润就读于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水工结构专业,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1960年,葛修润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60年-1963年,葛修润在长江科学院三峡岩土组任工程师。1963年-1980年,葛修润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南力学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73年,葛修润主持“ 511工程”地下厂房洞群非线性分析。1974年,葛修润为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作抗滑稳定非线性分析。1978年,葛修润获全国先进工作者。1980年-1998年,葛修润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室先后任副主任、主任。1981年-1982年,葛修润获联邦德国洪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岩土力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5年,葛修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葛修润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葛修润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葛修润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葛修润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葛修润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3年,葛修润研制成功液压伺服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1995年,葛修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2023年,葛修润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葛修润为位于三峡水库库底的白鹤梁水文站石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提出原创性方案。2012年,葛修润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著有《多维虚内键模型理论与材料破坏模拟》《岩土损伤力学宏细观试验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