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年—647年2月14日),唐代大臣。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祖父为北齐清河王高岳,父亲为高劢,儿子高履行、高至行、高纯行、高真行、高审行、高慎行。出身渤海高氏。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担任治礼郎。公元609年,妹夫长孙晟去世,高士廉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厚待外甥长孙无忌、甥女长孙氏。公元613年,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奔高句丽,高士廉因与斛斯政有交往,出贬为朱鸢县主簿。交趾太守丘和委任高士廉为司法书佐。公元618年,钦州俚帅宁长真率军进攻交趾。高士廉被丘和任命为行军司马,率军打败宁长真,宁长真只身逃脱,军队全部投降。同年,随丘和依附萧铣。公元621年,丘和、高士廉前往江陵(今湖北荆州)朝见萧铣,途中听闻萧铣被唐军主帅李孝恭击败,转而投降李孝恭。公元622年,高士廉与丘和奉表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公元626年,高士廉带领在押囚犯,赶到芳林门,配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后,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公元627年,高士廉升任门下省侍中,封义兴郡公。后,黄门侍郎王珪托付高士廉呈递密奏,高士廉因私自扣下,被贬为安州都督。后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公元631年,高士廉入朝,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公元632年,高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刊正姓氏,编撰《氏族志》一百卷。公元635年,高士廉担任代司空,负责皇陵事宜。同年,皇陵建造完成,高士廉加封特进、上柱国。公元638年,《氏族志》编修完成,高士廉被加封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年,以佐命之功,封申国公,世袭申州刺史。不久,升任尚书右仆射,署理太子少师。公元642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公元643年,高士廉的画像被挂在凌烟阁上。不久,高士廉上表请求致仕,唐太宗免去高士廉尚书右仆射之职,让他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代行中书门下职务。公元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皇太子李治监国,留守定州。高士廉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公元647年,高士廉去世,被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文献,陪葬于昭陵。

高士廉, (575年—647年2月14日),唐代大臣。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祖父为北齐清河王高岳,父亲为高劢,儿子高履行、高至行、高纯行、高真行、高审行、高慎行。出身渤海高氏。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担任治礼郎。公元609年,妹夫长孙晟去世,高士廉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厚待外甥长孙无忌、甥女长孙氏。公元613年,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奔高句丽,高士廉因与斛斯政有交往,出贬为朱鸢县主簿。交趾太守丘和委任高士廉为司法书佐。公元618年,钦州俚帅宁长真率军进攻交趾。高士廉被丘和任命为行军司马,率军打败宁长真,宁长真只身逃脱,军队全部投降。同年,随丘和依附萧铣。公元621年,丘和、高士廉前往江陵(今湖北荆州)朝见萧铣,途中听闻萧铣被唐军主帅李孝恭击败,转而投降李孝恭。公元622年,高士廉与丘和奉表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公元626年,高士廉带领在押囚犯,赶到芳林门,配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后,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公元627年,高士廉升任门下省侍中,封义兴郡公。后,黄门侍郎王珪托付高士廉呈递密奏,高士廉因私自扣下,被贬为安州都督。后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公元631年,高士廉入朝,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公元632年,高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刊正姓氏,编撰《氏族志》一百卷。公元635年,高士廉担任代司空,负责皇陵事宜。同年,皇陵建造完成,高士廉加封特进、上柱国。公元638年,《氏族志》编修完成,高士廉被加封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年,以佐命之功,封申国公,世袭申州刺史。不久,升任尚书右仆射,署理太子少师。公元642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公元643年,高士廉的画像被挂在凌烟阁上。不久,高士廉上表请求致仕,唐太宗免去高士廉尚书右仆射之职,让他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代行中书门下职务。公元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皇太子李治监国,留守定州。高士廉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公元647年,高士廉去世,被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文献,陪葬于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