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德, (1922年2月5日—1996年12月24日),电机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清华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现代研究生培养制度之父”。陕西佳县神泉堡村人。父亲高继容。1935年,高景德毕业于佳县城关小学。1935年,高景德就读于榆林中学。1939年,高景德转入西北农学院附属高中。1941年-1945年,高景德就读于西北工学院(1938年由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组成)电机系。1945年,高景德获“林森奖金”。1945年-1947年,高景德在西安西京电厂工作。1947年,高景德在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任助教。1948年,高景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956年,高景德就读于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电机系,获副博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56年,高景德任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授、科研处第一任处长。1978年-1983年,高景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1980年,高景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3年-1988年,高景德任清华大学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1984年,高景德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5年,高景德当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特级会员(Fellow)。同年,高景德获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的一百周年奖。1987年,高景德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8年,高景德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高景德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高景德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6年,高景德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中国)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高景德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著有《同步电机理论及其运行方式分析(复数分量法)》《交流电机过渡历程及运行方式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