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月10日—),空间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杭州临平塘栖人。1949年-1951年,董石麟就读于杭州高级中学。1951年-1952年,董石麟就读于交通大学土木系。1951年-1955年,董石麟就读于同济大学结构系,获学士学位。1955年-1956年,董石麟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6年-1960年,董石麟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建工学院结构力学,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1962年,董石麟在江苏省建筑设计院任助理工程师。1962年-1979年,董石麟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组组长。1978年,董石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1980年,董石麟任巴基斯坦中国援外专家组工程师。1980年-1985年,董石麟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1985年-1999年,董石麟任浙江大学土木系教授、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1990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2年,董石麟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董石麟创建和主编《空间结构》杂志。1996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董石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9年,董石麟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董石麟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首届空间结构杰出贡献奖。2007年,董石麟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董石麟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2010年,董石麟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授予中国建筑钢结构事业终身成就奖。2011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董石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大贡献奖。2017年,董石麟获中国钢结获构最高成就奖。2020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董石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著有《组合网架结构与空腹网架结构》《空间网格结构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设计与施工》等。

董石麟, (1932年12月10日—),空间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杭州临平塘栖人。1949年-1951年,董石麟就读于杭州高级中学。1951年-1952年,董石麟就读于交通大学土木系。1951年-1955年,董石麟就读于同济大学结构系,获学士学位。1955年-1956年,董石麟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6年-1960年,董石麟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建工学院结构力学,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1962年,董石麟在江苏省建筑设计院任助理工程师。1962年-1979年,董石麟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组组长。1978年,董石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1980年,董石麟任巴基斯坦中国援外专家组工程师。1980年-1985年,董石麟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1985年-1999年,董石麟任浙江大学土木系教授、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1990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2年,董石麟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董石麟创建和主编《空间结构》杂志。1996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董石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9年,董石麟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董石麟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首届空间结构杰出贡献奖。2007年,董石麟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董石麟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2010年,董石麟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授予中国建筑钢结构事业终身成就奖。2011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董石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大贡献奖。2017年,董石麟获中国钢结获构最高成就奖。2020年,董石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董石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著有《组合网架结构与空腹网架结构》《空间网格结构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设计与施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