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传曾, (1921年12月21日—1990年11月18日),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能科学奠基人之一。浙江鄞县莫枝大堰村人。祖父戴季石,父亲戴轩臣,妻子俞平安。1938年,戴传曾毕业效实中学。1938年-1942年,戴传曾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2年-1946年,戴传曾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6年,戴传曾参加“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考试,获得赴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的机会。1947年-1951年,戴传曾就读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戴传曾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任探测器组组长。1957年,戴传曾和李德平“卤素计数管与强流管的制备和它们放电机制的研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委员会授予的“科学资金三等奖”。1965年,戴传曾任北京194所副所长。1968年,戴传曾组织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大型辐照后材料检验热室。1978年,戴传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副所长。1980年,戴传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戴传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戴传曾领导团队建成了全部由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微型中子源反应堆。1985年,戴传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安全咨询顾问组首任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