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2月8日—1957年11月15日),动物学家、遗传学家。字席山,后改协三,江西铅山人,生于江苏邗江瓜洲镇。1914年,陈桢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预科。1914年-1918年,陈桢就读于金陵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18年-1919年,陈桢在金陵大学,任育种学助教。1919年,陈桢考取清华学校专科,在康乃尔大学进修。1920年-1921年,陈桢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获硕士学位。1922年-1926年,陈桢任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1926年,陈桢任东南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科学教授。1927年,陈桢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1928年,陈桢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29年-1937年,陈桢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34年,陈桢对金鱼蓝色和棕色的遗传研究,也是在金鱼上首次证实的一对因子和四对因子的孟德尔式遗传。1938年-1946年,陈桢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0年,陈桢被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评议员。1943年,陈桢当选为中国动物学会会长。1944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所长王家楫聘任秉志、胡经甫、陈桢、李约瑟等为通讯研究员。1946年-1952年,陈桢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陈桢兼任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中国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48年,陈桢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北平研究院评议员。1950年,陈桢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陈桢随清华大学生物系调入北京大学任动物学教授。1953年,陈桢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主任。1954年,陈桢任中国科学院动物图谱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史委员会委员。1955年,陈桢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扩建为动物研究所,陈桢任动物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普通生物学》《金鱼的家化与变异》《金鱼家化史与品种形成的因素》等。

陈桢, (1894年2月8日—1957年11月15日),动物学家、遗传学家。字席山,后改协三,江西铅山人,生于江苏邗江瓜洲镇。1914年,陈桢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预科。1914年-1918年,陈桢就读于金陵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18年-1919年,陈桢在金陵大学,任育种学助教。1919年,陈桢考取清华学校专科,在康乃尔大学进修。1920年-1921年,陈桢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获硕士学位。1922年-1926年,陈桢任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1926年,陈桢任东南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科学教授。1927年,陈桢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1928年,陈桢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29年-1937年,陈桢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34年,陈桢对金鱼蓝色和棕色的遗传研究,也是在金鱼上首次证实的一对因子和四对因子的孟德尔式遗传。1938年-1946年,陈桢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0年,陈桢被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评议员。1943年,陈桢当选为中国动物学会会长。1944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所长王家楫聘任秉志、胡经甫、陈桢、李约瑟等为通讯研究员。1946年-1952年,陈桢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陈桢兼任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中国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48年,陈桢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北平研究院评议员。1950年,陈桢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陈桢随清华大学生物系调入北京大学任动物学教授。1953年,陈桢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主任。1954年,陈桢任中国科学院动物图谱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史委员会委员。1955年,陈桢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扩建为动物研究所,陈桢任动物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普通生物学》《金鱼的家化与变异》《金鱼家化史与品种形成的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