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10日—),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广东潮阳人,生于福建厦门。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2年-1966年,陈运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978年,陈运泰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1978年,陈运泰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1983年,陈运泰任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81-1983年,陈运泰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IGPP),做访问学者。1983年,陈运泰晋升研究员。1986年,陈运泰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6年-2000年,陈运泰任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87年,陈运泰获卢森堡大公授予的勋章、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1年,陈运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陈运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8年-2000年,陈运泰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1999年,陈运泰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陈运泰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1年,陈运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10年,陈运泰获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国际奖(AGU International Award)。2012年,陈运泰获亚洲与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艾克斯福特奖(AOGS Axford Medal Award)。2013年,陈运泰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2015年,陈运泰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2016年,陈运泰获亚洲与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荣誉会员。著有《地球物理学基础》《震源理论》等。

陈运泰, (1940年8月10日—),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广东潮阳人,生于福建厦门。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2年-1966年,陈运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978年,陈运泰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1978年,陈运泰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1983年,陈运泰任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81-1983年,陈运泰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IGPP),做访问学者。1983年,陈运泰晋升研究员。1986年,陈运泰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6年-2000年,陈运泰任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87年,陈运泰获卢森堡大公授予的勋章、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1年,陈运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陈运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8年-2000年,陈运泰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1999年,陈运泰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陈运泰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1年,陈运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10年,陈运泰获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国际奖(AGU International Award)。2012年,陈运泰获亚洲与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艾克斯福特奖(AOGS Axford Medal Award)。2013年,陈运泰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2015年,陈运泰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2016年,陈运泰获亚洲与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荣誉会员。著有《地球物理学基础》《震源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