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俊, (1919年3月5日—2017年7月4日),热能动力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安徽滁县人。妻子袁旦庆,儿子陈士林。1935年-1939年,陈学俊就读于中央大学机械动力系。1939年-1947年,陈学俊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技正。1944年-1945年,陈学俊在美国最大的制造锅炉的燃烧工程公司实习考察。1945年-1947年,陈学俊就读于美国普渡大学研究院,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47年,陈学俊任中央工业试验所热工研究室主任、交通大学教授。同年,陈学俊创办了国内第一个热能工程刊物《热工专刊》。1950年-1957年,陈学俊任交通大学专任教授、锅炉教研室主任、动力机械系副主任。1952年,陈学俊率领筹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锅炉专业。1957年,陈学俊随校西迁西安。1959年,陈学俊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工作者。1960年,陈学俊任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主任。同年,陈学俊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红旗手。1979年,陈学俊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1980年,陈学俊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0年-1984年,陈学俊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1981年-1991年,陈学俊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986年-1994年,陈学俊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8年,陈学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1997年,陈学俊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89年,陈学俊获得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1992年-1997年,陈学俊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陈学俊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陈学俊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9年,陈学俊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陈学俊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陈学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著有《燃气轮机》《实用汽轮机学》《蒸汽动力厂》《锅炉学》《锅炉整体》《锅内过程》《两相流与传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