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9月23日—2021年10月7日),女,土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湖南浏阳镇头镇炭坡人,父亲为中共烈士陈昌,母亲毛秉琴。1942年-1945年,陈文新就读于武冈国立第十一中学。1945年-1948年,陈文新在家乡小学任教。1948年-1952年,陈文新就读于武汉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50年,陈文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954年,陈文新在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任助教。1954年-1958年,陈文新就读于前苏联季米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陈文新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1982年-1983年,陈文新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陈文新发现了第一个新属——当时世界已知的第四个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1990年,陈文新获农业部一等奖。1992年,陈文新将紫云英根瘤菌定名为“华癸根瘤菌”。1996年,陈文新当选为国际根瘤菌/土壤杆菌分类分委会委员。2001年,陈文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陈文新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陈文新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陈文新当选农业部“新中国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著有《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等。

陈文新, (1926年9月23日—2021年10月7日),女,土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湖南浏阳镇头镇炭坡人,父亲为中共烈士陈昌,母亲毛秉琴。1942年-1945年,陈文新就读于武冈国立第十一中学。1945年-1948年,陈文新在家乡小学任教。1948年-1952年,陈文新就读于武汉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50年,陈文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954年,陈文新在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任助教。1954年-1958年,陈文新就读于前苏联季米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陈文新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1982年-1983年,陈文新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陈文新发现了第一个新属——当时世界已知的第四个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1990年,陈文新获农业部一等奖。1992年,陈文新将紫云英根瘤菌定名为“华癸根瘤菌”。1996年,陈文新当选为国际根瘤菌/土壤杆菌分类分委会委员。2001年,陈文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陈文新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陈文新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陈文新当选农业部“新中国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著有《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