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创天, (1937年2月18日—2018年10月31日),晶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奉化大桥镇斗门头村人。1954年-1956年,陈创天就读于沈阳二中。1956年-1962年,陈创天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1998年,陈创天在中科院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1977年,陈创天任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组组长。1978年,陈创天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年,陈创天首次向国外同行报告BBO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1984年,陈创天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陈创天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1988年,陈创天获陈嘉庚物质科学奖。1989年,陈创天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陈创天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陈创天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98年,陈创天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作。1999年,陈创天任北京人工晶体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2003年,陈创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陈创天获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奖。2007年,陈创天获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3年,陈创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之一劳迪斯奖。2015年,陈创天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