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钦, (1920年12月5日—1995年1月8日),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者。直隶(今河北)束鹿(今辛集市),生于北平。妻子谢希德。1932年-1935年,曹天钦就读于燕京大学附属中学。1935年-1937年,曹天钦就读于通县潞河中学。1937年-1938年,曹天钦就读于北平育英中学。1938年,曹天钦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41年,曹天钦离开北平到达陕西宝鸡,参与由路易·艾黎成立和指导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1943年,曹天钦返回燕京大学。1944年,曹天钦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4年-1946年,曹天钦任中英科学合作馆干事,作为翻译陪同李约瑟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考察。1946年-1951年,曹天钦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51年,曹天钦被选为该校维尔基斯学院院士。1952年,曹天钦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3年,曹天钦独自发表的《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1956年,曹天钦获生理生化研究所个人一等奖。同年,曹天钦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曹天钦织领导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同年,曹天钦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1984年,曹天钦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63年,曹天钦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完成原肌球蛋白类晶体电子显微研究。1978年,曹天钦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1988年,曹天钦任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0年,曹天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1988年,曹天钦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主任。1983年,曹天钦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1988年,曹天钦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1984年-1988年,曹天钦当选为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理事会理事、执行局委员。著有《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中国科技史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