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2月22日—1983年12月25日),核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人。父亲曹永城,母亲陈稣生,弟弟曹本濂、曹本钧,妹妹曹本琴,妻子魏娱之,女儿曹瑛、儿子曹珏。1934年-1937年,曹本熹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1938年,曹本熹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38年-1942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研究助理、西南联大助教和昆明利滇化学公助理工程师。1943年-1946年,曹本熹就读于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化工系,获博士学位。1946年,曹本熹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化学工程系副主任。1947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化工系代主任。1948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教授、化学工程系主任。1952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系主任。1953年,曹本熹任北京石油学院建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兼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1962年,曹本熹任北京石油学院教务长、副院长(1956年)、教授。1956年,曹本熹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曹本熹在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后改称核工业部),任二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80年,曹本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3年4月,曹本熹被任命为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副主任。1985年,曹本熹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氢弹突破及武器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0年,曹本熹被评为“中国核工业功勋”。著有《湍流状态下低温气体与金属壁的传热研究》《石灰乳泡沫法强化脱硫》等。

曹本熹, (1915年2月22日—1983年12月25日),核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人。父亲曹永城,母亲陈稣生,弟弟曹本濂、曹本钧,妹妹曹本琴,妻子魏娱之,女儿曹瑛、儿子曹珏。1934年-1937年,曹本熹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1938年,曹本熹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38年-1942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研究助理、西南联大助教和昆明利滇化学公助理工程师。1943年-1946年,曹本熹就读于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化工系,获博士学位。1946年,曹本熹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化学工程系副主任。1947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化工系代主任。1948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教授、化学工程系主任。1952年,曹本熹任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系主任。1953年,曹本熹任北京石油学院建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兼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1962年,曹本熹任北京石油学院教务长、副院长(1956年)、教授。1956年,曹本熹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曹本熹在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后改称核工业部),任二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80年,曹本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3年4月,曹本熹被任命为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副主任。1985年,曹本熹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氢弹突破及武器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0年,曹本熹被评为“中国核工业功勋”。著有《湍流状态下低温气体与金属壁的传热研究》《石灰乳泡沫法强化脱硫》等。